top of page

「輿論天體」

​  OPINION PLANET 

在如今發展迅速的互聯網時代,世界上發生的任何事我們都可以及時的通過網絡媒體來瞭解,互聯網也改變了媒體發展方向,世界上除了傳統的一些媒體巨頭之外,小型的獨立媒體通過社交網絡向全世界發出自己的觀點。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人民通過自己國家的媒體和社交網絡來瞭解世界各地的新聞事件,並根據媒體所報道的內容在社交網絡上討論,形成一種社會輿論。

 

由於網絡的發展讓媒體形式更加多元和自由,新聞信息越來越容易被獲取。然而,不同的媒體在報道同一件新聞事件時所持的立場都會有不同的偏差,影響新聞立場的因素有很多,商業利益驅使,政治因素等等。在這樣信息爆炸的背景下,社會輿論的發展會如何變化,信息渠道的增多有助於抵消對於事件單一角度解讀的偏見,從而塑造出更為成熟理性的公民,相反的也會會放大立場的差異,甚至引發社會的分裂和族群對立。例如最近的香港反修例事件,不同立場的媒體在長達半年的輿論引導下,導致不同的民眾對於同一件事件的看法和觀點產生強烈的不同,彼此的意見極端的相反,並且難以互相溝通。這導致了社會的對立和撕裂,持有不同意見的民眾似乎活在自己所堅信的那個平行世界中。

 

而作為輿論最主要以文字的形式所存在,無論從具有官方性質的報紙以及電視媒體,再到社交媒體,甚至到街頭抗議群眾手持的看板,文字的內容以及字體的造型都成為了傳播輿論的主要媒介。我以社會輿論的偏差為主要探討對象,選取近年來數個代表性的社會議題,對其所產生的輿論內容以及文字的形式進行整理和分析。然後根據研究結果重新虛構一個吸引人眼球的新聞議題,並模擬出兩種不同立場下的大眾輿論,將不同形式的文字造型應用在輿論信息之上。通過兩個球形的裝置模型來表現這一社會現象,並且希望引發人們對社會輿論對社會所產生的影響進行關注和反思。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15.07.37.png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15.07.34.png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15.07.33.png

​支持立場的媒體報導

​反對立場的媒體報導

1.創作背景:

2019年下半年 整個大中華地區所發生的社會輿論撕裂事件

在台灣,由於政治和歷史的複雜原因,台灣的兩個主要政黨(民主進步黨和國民黨)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嚴重的偏差。此外,台灣社會的民主化正處於發展階段,30多年來由兩個政黨輪換執政的台灣社會在各種議程上或多或少地無法達成共識。這些矛盾無法在短期內得到解決,於是便慢慢的累積,最終導致社會在價值觀上的撕裂。

 

放眼整個大中華地區,由於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的差異而導致社會輿論激烈撕裂的事件是2019年下半年發生的《香港逃犯引渡條例》修正案一事。在整個案件中,香港的建制派和民主派利用媒體和社交平台來建立自己的輿論場。在網路上,支持民主派立場的多是香港年輕人,知識分子和在台灣民進黨支持者。世界上多數大型媒體在報導這個事件時傾向民主派的立場。而建制派的立場同時也代表了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立場,其支持者大多是中年和老年族群,香港新住民以及中國大陸,澳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民眾。中國大陸,澳門,新加坡的主流媒體均以支持建制派的立場報導此事件。

 

建制派和民主派在這個事件中所持的兩個不同立場之間由於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完全相反,所以這兩個立場和所支持的族群之間無法找到任何共識。不同立場的媒體,在長達數月的事件中也扮演者大力宣揚自己的立場,大力抨擊堆放立場的角色。由於大多數的民眾僅僅是通過傳統媒體和互聯網來了解這個案件的始末,而媒體所持立場的報導決定了人們對此事件的態度。立場對立的媒體引起了人們之間的立場對立,而立場對立的人們不斷在社交網絡上發表相互對立的激烈言論。整個事件發生三個月後,包括海外在內的整個華人世界,從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甚至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引起了短時所難以修復的社會輿論撕裂。 

2.假想的社會案件:

2XXX年 瞬間移動技術的合法化​爭議案

為了將社會對立與輿論撕裂的社會現象通過可見的事物進行視覺化,我假想了一個未來也許會發生的社會案件:假設幾百年後,瞬間移動技術的成熟,關於其商業化應用的法律草案各國提交議會進行審議時,全球的輿論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全球許多行業也許會因此大洗牌,例如運輸業,旅遊業,能源業等等。而政治價值觀,區域管制,人權,宗教和倫理上又帶來怎樣的新挑戰,具有不同資金背景的各家媒體又會如何報導,對此社交媒體上的人們會如何談論這件事情?

​我將這個事件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全球性問題梳理成了如下的圖表:(內文為英文與日文) 

3. 視覺化:輿論天體

我將整理出來的輿論文字印刷出來,做成了兩個相同的球體,兩個星球表面上看似相同,但是其表面的言論立場完全相反。這也是對於輿論對立所造成人民恰似生活在平行世界這一社會現象的視覺化藝術創作。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22.16.15.png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22.16.14.png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22.16.16.png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22.16.17.png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22.17.42.png
Screen Shot 2021-03-05 at 22.16.18.png
DSC04083.jpg
bottom of page